(资料图)
5月22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园林绿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和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召开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北京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为了摸清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技术标准,北京市制定了计划,于2020年至2025年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
2022年,全市生物多样性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69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群系,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沼泽与水生植被等类型,2020至2022年三年累计记录108种。
2022年,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3560种,2020-2022年累计记录6408种。其中,高等植物累计2111种、脊椎动物399种、昆虫2396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303种、藻类315种、大型真菌884种。
通过三年的调查,从生态系统看,北京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蒙古栎林、白桦林、山杨林、元宝槭林、胡桃楸林等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及油松林、侧柏林、白皮松林、华北落叶松林等温性寒温性针叶林。其中,西南部霞云岭的蒙古栎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北部云蒙山和松山的蒙古栎种群,随着群落的发育其优势地位在不断加强。全市生态系统类型稳定性逐渐增强、持续性不断保持向好趋势。
从城市生态重要区域看,城市绿化隔离地区是实施城乡结合部减量提质增绿的重要区域。调查中发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等区域内存在半自然或近自然生态系统,有潜力成为城市中物种交流的汇聚区和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目前,在绿化隔离地区实地记录到1800余种生物,其中包含大量乡土树种、野生地被植物以及优良生态环境的指示生物,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系统质量较为健康,绿化隔离地区已逐渐形成适宜野生生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空间。
从指示物种看,记录到一些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指示作用的物种。以蝴蝶为例,它们生命周期短,敏感性强,对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健康、人类活动干扰可以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是国内外常用的指示物种之一。调查中,在城区记录到了近30种蝴蝶,其中包括丝带凤蝶这类对野生植被需求较高的种类,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直播吧5月21日讯CBS记者BenJacobs今日发文,谈到了尤文图斯前锋弗拉霍维奇的情况。这位记者表示:“弗拉霍
全文约2500字,阅读大概需要6分钟编者按:继《邵东传》《涟源传》后,民营经济系列报道三部曲之《老乡
来源:格隆汇格隆汇5月21日丨石英股份(603688 SH)发布公告,2023年4月,受益于下游半导体、光伏等行业快速
台风“玛娃”将发展为超强台风不排除登陆我国的可能性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2号台风“玛娃”已于5月20日
5月20日,“520深圳表白季让你甜蜜一夏”活动暨“爱在深圳爱有mo力”短视频大赛启动仪式在宝安区滨海廊桥正
X 关闭
X 关闭